首页

唯美脚交

时间:2025-05-29 07:56:44 作者: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复旦大学看“复旦源”! 浏览量:20036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尚书大传 虞夏传》

  5月27日,是复旦大学120岁的生日。

  百廿年前,国人自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复旦公学”,在上海正式开学。而“复旦”二字,出自《尚书大传 虞夏传》,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有恢复震旦之情,又具复兴中华之意。

  

光绪三十一年五月廿七日《时报》刊登的《震旦学院全体干事、中国教员、全体学生公启》,向社会宣告震旦学院全体中国教职员工脱离震旦,另创新校

  百廿年来,复旦大学培养了近50万栋梁之才。

  国学大师陈寅恪、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中国电光源领域开拓者蔡祖泉、“中国半导体之母”谢希德、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苏步青……

  今天的复旦大学,文理医三足鼎立,昂首阔步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如果你来复旦参观,建议你一定要去“复旦源”。

  何为“复旦源”?

  5月18日,“复旦源”正式揭幕。

  以邯郸校区内相辉堂草坪为中心,包括校史馆、科技成果馆、博物馆、艺术馆、校友馆、特藏档案馆在内的“一源六馆”正式启用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参观。

  

  1918年,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李登辉先生,他赴自己的出生地南洋筹款,募得15万银元,在江湾购地70余亩,使复旦有了最初的“根脉之地”,即今天“复旦源”区域。

  

江湾奠基典礼(1920年12月18日)

  1921年,在一个长方形空地(以后发展为操场,今相辉堂前大草坪)的西、南、北三处周围,矗立起最初的三幢校舍——教学楼简公堂、办公楼奕住堂、第一学生宿舍,成品字形。这一四方型的建筑格局一直保留至今,经过修复和功能提升后,今日成为“复旦源”建筑群。

  

  此后历经百年,这片建筑群成为校园内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复旦源”是复旦由公学转制为大学后的早期成片教育历史文化建筑群与遗存区,是复旦今日邯郸校区的源头,更是复旦精神的溯源地。

  

2025年复旦大学“复旦源”文化育人功能区

  2023年,“复旦源”历史建筑群入选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当年年底,复旦大学就正式启动“复旦源”教育历史文化遗存区域的活化焕新与功能化建设。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表示,“复旦源”不仅是校园文化地标,也是城市文化名片;不仅是学校育人场域,也是市民共享空间。

  

马相伯、李登辉两位校长组合人像雕塑

  来“复旦源”

  看五四第一钟

  焕新的“一源六馆”与国内顶尖博物馆、艺术馆合作,集聚了上海优势文化资源,同时也融入了复旦大学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成就。

  五四上海第一钟、存世最早的复旦文凭……校史馆新馆中,复旦120年发展历程中的珍稀史料展示了中国高校教育救国、开拓创新、自立自强的奋斗历程。

  

“五四运动”上海第一钟

  

目前存世最早的复旦文凭。文凭的主人是复旦公学第二届毕业生张彝。2005年,张彝的孙子、复旦大学校友、知名物理学家张首晟于复旦百年校庆前夕将其捐赠给母校。

  

复旦公学《考试等第名册》(1908年)载有历史学家陈寅恪、气象学家竺可桢的考试成绩:“陈寅恪 九十四分六,竺可桢 八十六分六”。

  当然,“复旦源”你能看到的远不止于此,博物馆、艺术馆、科技成果馆、校友馆、特殊档案馆五馆也根据自身定位,开设不同展览。

  

复旦大学校友馆

  5月26日,“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溯源展”“为了民族的解放与进步——革命文物中的复旦人和事”展览将分别在100号、200号开幕;科技成果馆入口处排列着复旦人120项引领世界的创造性工作……

  

复旦大学科技成果馆

  自立自强 旦复旦新

  “创新是复旦最鲜明的特质。创校先贤以‘复旦’二字为学校命名,蕴含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步气象。”5月27日,在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上,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发表讲话《自立自强 旦复旦新》,寄语全体复旦人。“两个甲子星移斗转、人间沧桑,复旦创新的步履始终不曾停歇、始终坚定向前。”

  素材来源:复旦大学官方微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藏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扩大开放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高原宁院士表示,李政道先生对北大物理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极为深远的前瞻规划,并亲力亲为推动北大物理及相关学科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开拓前沿交叉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

再次警告菲律宾:闹事的下场,只有举白旗!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依靠全体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2024年的目标是5%左右,且发展质量更高。中国将继续为全球增长提供动力,为世界各国带来机遇。

长相酷似歼-20的FH-97A无人机 吸引众多外宾眼球

赛事会徽以纯洁的“冰”作为灵感来源,以冰的“透叠”特性,将运动员的身姿与地球经纬融为一体,共同构成向前而行的“花滑冰帆”,呈现出新时代下花滑运动的新目标、新梦想,传递出中国推动世界花滑运动发展的追求,并为赛事的精彩呈现做出不懈努力。相互透叠的冰片映射出世界的活力与丰富性,同时构成花滑运动员的旋转、跳跃、滑翔等优美动作。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冰之花的绽放,预示总决赛中新的冠军诞生;前半部分是扯满的风帆,继续弘扬冬奥精神,共创未来;横向的圆弧线条既是运动员的旋转,也在旋转之中形成了天坛的三重屋檐;纵向的线条是冬天的灯笼,为会徽增加了中国风景。在冰的互相映照中展现了观众的欢呼、冰刀划过的痕迹和飘舞的丝带,共同营造出热烈赛事的氛围。会徽也传递出不同的动作,“比心”是运动员对观众的感谢,“欢呼”是观众对运动员的赞美支持。会徽以通透的蓝紫色为主色调,寓意阳光照耀下共同的梦想与未来,以及冰的纯洁与明亮。

日媒:日本米价大涨28.3% 创约49年来最大涨幅

(三)增强提案督办实效。压实督办责任,办公厅加强统筹协调,各专门委员会分工协作,通过开展视察、调研、提案办理协商会、走访承办单位、报送重要提案摘报或专报等方式督办重点提案,增强督办实效。强化督办协商,将提案督办与全国政协各项协商议政活动有机融合,搭建提办双方常态化协商平台,扩大调研参与面,提升协商多样性,有效助推提案成果转化。各提案承办单位完善办理工作体系,建立工作台账,定期督促提醒,反馈办理情况,集中精力办好政协重点提案,以点带面提升整体办理水平。

中新真探: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

务实担当。毕业生们无论是在科研创新的最前沿,还是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抑或是其他平凡的岗位,都需要务实担当、踏实肯干。作为毕业典礼上出现的高频词,务实担当意味着毕业生需摒弃骄娇二气,立足本职、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解决现实问题,不断向下扎根,积蓄向阳生长的力量;更意味着面对困难要有不逃避、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比如,北京理工大学校友代表、C919大型客机项目总指挥贺东风,分享了投身大飞机事业的经历感悟,勉励同学们愈挫愈奋,善于协同、永不言败。再比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师寄语学生们,在“餐桌”这个最基本的民生战场上,用专业精神去守护每一个人舌尖上的安全。在毕业季,不少高校专门举办仪式,表彰到西部地区、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的毕业生,并且争取“扶上马,送一程”。通过这些充满仪式感和信息量的设计安排,不少毕业生深受感动和鼓舞,誓言要将务实担当作为他们的人生信条之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